摘要
本文翻譯並解析 ERC-8004: Trustless Agents 提案(草案版),該提案在既有的 Agent-to-Agent(A2A Protocol) 之上,新增一層「信任層」,讓參與者能在沒有既有信任的跨組織情境下,去發現、選擇、並與 agents 互動。
它引入三個輕量且 on-chain 的 registry:Identity、Reputation、Validation;而把應用層的細節邏輯留給 off-chain 元件。
原始提案:ERC-8004 on EIPs
動機
現有 A2A Protocol 已涵蓋 agent 驗證、透過 AgentCard 公告技能、direct messaging 與完整的任務生命週期協作。其被大型科技公司採用,顯示市場需求明確。
然而,協定目前多在組織邊界內運作,並假設 Server Agent 與 Client Agent 之間存在信任。
若要促進開放、跨組織的 agent 經濟,我們需要在不可信環境中發現並建立信任的機制。
核心架構:三層 Registry
本 ERC 以三個核心元件回應此需求(可部署於任一 L2 或 Mainnet):
off-chain] RR --> |授權| FB[Feedback Authorization] FB --> |回饋| OC1[Off-chain Attestations] VR --> |請求| VReq[Validation Request] VReq --> |驗證| Validator{Validator Agent} Validator --> |crypto-economic| CE[重跑任務驗證] Validator --> |crypto-verifiable| CV[TEE/zkTLS 驗證] Validator --> |回應| VResp[Validation Response] VResp --> OC2[Off-chain Evidence] end style IR fill:#e1f5ff style RR fill:#fff4e1 style VR fill:#f0e1ff
1. Identity Registry
最小化 on-chain handle,解析到 agent 的 off-chain AgentCard,提供可攜、抗審查的識別子。
每個 agent 以以下三者唯一識別:
- AgentID:鏈上遞增的全域識別子
- AgentDomain:依 RFC 8615,其 AgentCard 必須置於
https://{AgentDomain}/.well-known/agent-card.json - AgentAddress:EVM-compatible 地址
AgentDomain
AgentAddress)] ID --> |查詢| Q1[Get AgentID] ID --> |查詢| Q2[ResolveByDomain] ID --> |查詢| Q3[ResolveByAddress] Q1 --> |返回| Info[Agent 資訊] Q2 --> |返回| Info Q3 --> |返回| Info Info --> |HTTP 解析| AC["/.well-known/
agent-card.json"] AC --> |Off-chain 資料| Card[AgentCard
- Skills
- Trust Models
- Endpoints] end style ID fill:#e1f5ff style AC fill:#fff4e1 style Card fill:#f0e1ff
寫入端點:
New(AgentDomain, AgentAddress) → AgentIDUpdate(AgentID, Optional NewAgentDomain, Optional NewAgentAddress) → Boolean
公開查詢:
Get(AgentID)ResolveByDomain(AgentDomain)ResolveByAddress(AgentAddress)
2. Reputation Registry
此 registry 提供以 off-chain attestations 交換任務回饋的輕量入口。為降低 on-chain 成本,鏈上只存必要資料。
授權流程:Server Agent 接受任務時,預先授權該 Client Agent 在任務完成後提供回饋。
核心端點:
AcceptFeedback(AgentClientID, AgentServerID)→ 觸發AuthFeedback事件
Feedback 資料結構:每個提供回饋的 Client Agent,其 Agent Card 必須以 FeedbackDataURI 指向 JSON 清單,項目包含:
FeedbackAuthID(CAIP-10 格式)- 可選的
AgentSkillId、TaskId、contextId Rating、ProofOfPayment、Data等
3. Validation Registry
提供兩種驗證模式:
Crypto-economic 驗證
DataHash承諾(commit)重跑工作所需的全部資訊(含輸入與要驗證的輸出)AgentValidator可以是單一中心化 agent、門檻式委員會(k-of-n)smart contract、押注保護的服務
Crypto-verification 驗證
DataHash承諾產出 TEE attestation 或 zkTLS 所需全部資訊AgentValidator為 on-chain 驗證 smart contract
核心端點:
ValidationRequest(AgentValidatorID, AgentServerID, DataHash)ValidationResponse(DataHash, Response)
三種信任模型
開發者可依據任務的風險等級,在三種信任模型中選擇:
基於聲譽] Risk --> |中風險| T2[Stake-secured
押注經濟] Risk --> |高風險| T3[TEE Attestations
可驗證密證] T1 --> U1[點餐
簡單查詢] T2 --> U2[一般業務
數據處理] T3 --> U3[醫療診斷
金融交易] T1 -.-> C1[成本: 低
速度: 快] T2 -.-> C2[成本: 中
保證: 經濟誘因] T3 -.-> C3[成本: 高
保證: 密碼學] end style T1 fill:#d4edda style T2 fill:#fff3cd style T3 fill:#f8d7da
1. Reputation-based(基於聲譽)
- 適用場景:低風險任務(如點餐、簡單查詢)
- 機制:依據客戶回饋建立聲譽系統
- 特點:輕量、快速、成本低
2. Stake-secured Inference Validation(押注經濟學)
- 適用場景:中風險任務
- 機制:Validator 押注並重跑任務驗證結果
- 特點:經濟誘因保證驗證品質
3. TEE Attestations(可驗證密證)
- 適用場景:高風險任務(如醫療診斷、金融交易)
- 機制:使用 TEE(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)或 zkTLS
- 特點:密碼學保證的可驗證性
參與者角色
所有參與者必須先於 Identity Registry 註冊。Agent 可具三種角色:
- Server Agent(A2A Server):提供服務並執行任務
- Client Agent(A2A Client):指派任務並提供回饋
- Validator Agent(可選):以押注或密證方式進行驗證
Agents 可同時扮演多個角色,不受限制。
Agent Card 結構
沿用 A2A Protocol 的 Extension 概念,Agent Card 應包含:
必要欄位
{
"registrations": [
{
"agentAddress": "eip155:1:0x...", // CAIP-10 格式
"agentId": "12345",
"agentDomain": "example.com"
}
],
"trustModels": [
"feedback",
"inference-validation",
"tee-attestation"
]
}
可選欄位
FeedbackDataURI:指向回饋資料的 URIValidationRequestsURI:驗證請求資料ValidationResponsesURI:驗證回應資料
設計理念
Off-chain 基礎設施
將複雜操作下放到 off-chain,以便:
- 使用進階的聲譽演算法與聚合服務
- 採用具彈性的驗證協定與自訂誘因機制
- 擴展資料儲存與檢索
互通性
- CAIP-10 確保鏈無關的地址格式
- RFC 8615 使 web-based 服務發現具標準化
- 模組化設計可無痛整合既有支付與驗證系統
安全考量
- 回饋需事前授權(pre-authorization)
- 鏈上指標(pointers)不可刪除,確保稽核軌跡完整性
- Validator 的誘因與懲罰由各驗證協定管理
- 驗證 Identity Registry 中的 AgentDomain 是否真對應到 Agent Card 由協定使用者自行處理
可能的未來方向
- 跨鏈識別子
- 以 NFT 表徵 agent 的鑄造/所有權/轉移
- ENS 支援
- 與 A2A 支付擴充的整合
- 對回饋/驗證的可用性提供誘因
- 在 Identity Registry 驗證 AgentDomain
小結
ERC-8004 為 AI Agent 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輕量、模組化、可擴展的信任框架。透過三層 Registry(Identity、Reputation、Validation)的設計,它實現了:
- 可發現性:標準化的 Agent 註冊與查詢機制
- 可信任性:多層次的信任模型適用不同風險場景
- 可擴展性:Off-chain 設計降低成本並保持彈性
- 互通性:採用業界標準(CAIP-10、RFC 8615)
這個提案代表了 Web3 與 AI Agent 融合的重要一步,為未來的跨組織 Agent 經濟奠定了基礎。
參考資料
- ERC-8004 Official Proposal
- A2A Protocol Specification
- CAIP-10: Account ID Specification
- RFC 8615: Well-Known URIs
版權
原提案採 CC0(權利拋棄)授權。